長期便祕,會增加大腸癌的機會嗎?


在門診時常會遇到一個景象,主角多半是打扮入時的妙齡女子,偶而有玉樹臨風的小鮮肉或是中年大哥大姐。無論何種身分,他們總是異口同聲:「我有長期的便秘,人家都說這樣容易有大腸癌,所以想要檢查一下」。假如仔細問下去,還有不少人會提到以前看病照過腹部的 X 光,醫生都說裡面宿便很多,自己會擔心這樣一來毒素累積刺激息肉生長 ...

正再看這篇文章的您,可能也曾經有類似的經驗或疑惑。到底便秘是不是會引發大腸癌?宿便理論有沒有根據?對於排便習慣改變,又應該如何注意最適當?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一一為各位解惑。


「最近才便秘」,當心排便習慣改變!

通常講到便秘,大家的理解就是排便不順,或是久久上一次;但至於什麼叫「久久」或是「不順」每個人可能就會各自表述了。根據調查顯示,有不少健康人是兩天上一次廁所,因此並不見得每天排便才算正常。在醫學上,基本上要一週排便少於三次,且伴隨一定比例的硬便、裡急後重、或需要用力才能解出來,並且持續三到六個月以上,才能說是便秘。

為什麼需要後面這段時間呢?假如是幾週到一兩個月的變化,就需要考慮其他的身體疾病,像是腸道阻塞、腫瘤、甲狀腺低下、高鈣血症、神經病變等等。嚴格來說,三個月內新發生的排便困難或是腹瀉軟便,都可以稱為排便習慣改變,確實應該就醫進一步評估檢查。拜媒體發達之賜,現在大家對於這種狀況都格外警覺,人數一多,總會有些真的抓出大腸癌。

 
然而慢性便秘就不同了,除去糖尿病、內分泌疾病、長期臥床、藥物引發等情況,通常都找不到其他明顯的疾病,主要還是與體質、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只要增加蔬菜水果纖維攝取,充足飲水和運動,即使不用藥也可能改善。這時有人會問:「如果長期排便不順,會不會讓有害的物質累積在大腸,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呢?」


流言終結者:宿便與毒素的迷思

我們先考慮一下這種所謂萬惡宿便理論的邏輯。大致來說,就是糞便裡面充滿毒素與壞菌,所以要盡可能縮短它停留在人體的時間,如果有便秘使得米田共停留在體內太久,就會引發腸道病變產生大腸癌。至於怎麼樣清空宿便,具體的方式可以是多吃蔬果或服用中藥(自然養生派)、吃益生菌與其他健康食品(生物科技派),甚至是像蔣宋美齡夫人一樣定期灌腸(大腸水療派)。

只是很可惜,上面的說法在現代醫學裡都是找不到根據的。糞便在腸子的運動,總是「後便推前便」(嚴格說是腸道自發性的蠕動),而且腸子沒有勞基法規範,即使在我們休息睡覺時,腸胃道也不斷的把我們攝取的食物變成糞便。也就是說,每個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或多或少都是「一肚子大便」,如果幾天沒排放,頂多就是堆著幾天分的大便,也是腸子可以容納的範圍,並不會有所謂陳年宿便堆積人體的情形。
 
也因此,腹部 X 光片上看到糞便的殘影也是極為正常的現象。除非腸子異常腫脹,否則很難靠糞便的分布情況就斷定異常與否。前面提到,有時看診時醫師會提到大便很多,其實往往只是給一個方便解釋的說法而已。事實上,正因為大腸內隨時都有糞便,才需要一律在做大腸鏡前喝瀉藥幫助排清。

就算沒有所謂的陳年宿便,長期便秘讓大便停留更久,不會有問題嗎?這樣的想法流傳甚廣,但在邏輯上有兩個重要的漏洞,而且也被現實的研究否定了。首先,假如便秘容易造成毒素累積以及日後的大腸癌,那麼女性便秘的比例高於男性,大腸癌應該也會較多,事實是男性更容易得大腸癌;同樣的,年輕女性便秘比例遠高於男性,但她們卻是大腸癌比例最低的一群;反而是抽菸、遺傳與肥胖等,與早發性大腸癌更有相關。


慢性便秘與大腸癌無關,但足量纖維有好處

在 2013 年一篇重量級的系統回顧,在分析了 28 篇研究後發現,如果考慮到研究設計與嚴謹度,沒有證據顯示長期便秘與大腸癌有關。作者甚至注意到,主訴便秘而來做大腸鏡檢的患者,發現大腸癌的機率反而更低(相較於其他狀況如血便、年齡、家族史等)。由於我們前面提到便秘的定義常常「自己講了算」,所以研究要是設計不良,或許會納入一些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這樣就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而其他幾篇研究則提到,對於長期便秘的患者,使用纖維類配方促進排便,似乎比非纖維類更能減少大腸癌的機會 (HR=0.44; 95% CI: 0.21-0.95),但並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由於長期便秘的患者通常會長期用藥,過去也有人探討各式各樣的瀉藥是否會造成長期的後遺症,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結論。不過根據段落前面的研究,攝取足量蔬菜水果,並以纖維作為第一線的便秘處方,是合理且可能帶來好處的。因為大量的蔬果,以及減少紅肉,本來就有減少大腸癌的作用。
 
至於說為何長期便秘會引發大腸癌的概念會廣為流傳呢?大概有幾個原因:除了它的邏輯有部分是能自圓其說,糞便的樣子很容易讓我們產生不好的聯想,加上民眾對「毒素」的恐懼以及這個概念提供了「排毒」這個解決方案,在商業上也有動力去宣傳。最後,檢查的普及增加了身邊人們被早期診斷大腸癌的機會。這其實是好事,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能讓罹癌的恐懼變得更加現實,會去主動想做點什麼避免這種情況,於是概念和行動就一拍即合了。


對於風險群,定期篩檢比注意症狀更重要

最後談談我的兩個感想:首先,聽起來有道理不代表是對的。宿便學說跟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一樣,套用了幾個實際的概念,也連結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因此聽起來格外有說服力。要論證它,最重要的還是靠對真實世界的大規模研究。這套理論最大的壞處是,讓許多人蒙受不必要的恐懼,也影響醫療資源的分配。希望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能夠解決某些人心中的擔憂與困惑。
 
第二個感想是,對於大腸癌的早期防治,應該要進入新的階段。過往大多強調哪些症狀(缺鐵性貧血、血便、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與大腸癌有關,但是一旦出現這種症狀,基本上都已非早期大腸癌。這些宣導固然重要,但是更有效率的方式是防範未然,也就是在還沒產生癌變的息肉,或是早期大腸癌階段就發現。如此一來,治療的效果與患者的生活品質都會更好。
 
要達到這個目標,最實際的方式是推廣有效的篩檢。包括現行國健署對於 50 歲以上民眾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還有後續的高品質大腸鏡。美國經驗已經證實,有效的篩檢可以逆轉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目前 50 歲以上台灣民眾糞便檢查的受檢率約六成多,而對於較年輕的民眾,也可以參考家族史或其他危險因子安排檢查。如果我們繼續努力,或許再五到十年,就會把大腸癌從「癌王」的寶座拉下來。
 
 
資料來源:Careonline照護線上
 
 
~~~~~~~~~~~~

威力秀 Velixir 專賣店

LINE:@0952569886(須包含@)

image

https://www.zinzino.com/shop/2008687514/TW/zh-TW/products/premier-kits/immune-supplements-kits/910488

線上購買 威力秀 Velixir 照顧健康

威力秀 Velixir 內含12種維生素、74種礦物質...特價優惠中

小橘, 小橘果汁, vemma果汁, 維瑪果汁, 營養, 保健, 維生素, 神奇果汁, 山竹果, 酵素

 

----------

平衡油 Balance Oil 專賣店

LINE:@0952569886(須包含@)

線上購買 平衡油 Balance Oil 照顧健康

Zinzino Balance Oil 平衡油 不只是魚油,是能平衡你體內脂肪酸的魚油,喝的魚油 ,養顏美容增加免疫系統。

平衡油, Balance Oil, 平衡測試, Balance Test, 魚油, 北歐, 冰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kk12385 的頭像
    lkk12385

    錦珍的部落格

    lkk123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